台灣留學生出席國際會議補助

2007年2月6日 星期二

Teacher and peer relationships as mediators of elementary school violence in Taiwan

論文發表人:陳季康(南加州大學社會工作學院社會工作博士班)

 

http://sswr.confex.com/sswr/2006/techprogram/P4715.HTM

Purpose: 直到現在,關於校園暴力發生的理論與文獻多是在檢視學生個人人格的狀態以及家庭的因素與校園暴力的關係。 極少的研究檢視是否學校可以消除家庭的危機因素所造成的校園暴力行為。再者,如此學校經驗做為家庭危機因素以及校園暴力之間的中界變相的研究未在東亞國家施行過。 學校的經驗也許可以成為一個抵銷的因素使得某些具有高度危險家庭因素的學生減低他們對於校園暴力犯罪的機率。為了澄清學校經驗對於校園暴力的角色, 當前的研究目標在檢視是否師生關係以及學生的同儕關係可以減少來自危機家庭學生從事校園暴力的機會。

Methods: 此研究分析樣本為臺灣國家機率抽樣樣本。分析對象為全臺灣所有國小學童共約3120人。

 

Results: 本研究以結構方程模型加以分析。 分析結果得到模型可獲得良好解釋(c2 (df=156, n=3120)= 551.99, p<.001, and with NFI= .976, RFI= .968, IFI= .983, CFI= .983, and RMSEA= .029). 這代表理論模型成立。且此模型共可解釋共約36%校園暴力的變異數。此外,此研究顯示家庭變相(家庭衝突以及父母監督) 直接造成學生的校園暴力發生率。學校變相(師生關係以及同儕關係) 也直接造成學生校園暴力的發生率。 更重要的是,在此模型中,師生關係優劣以及同儕關係優劣可以減緩或抵銷來自危機家庭所造成提高校園暴力發生率的可能性。

 

Implication: 這些發現表示了師生關係以及學生的同儕關係可以緩和學生來自危機家庭對於發生校園暴力的發生率。這對於校園暴力防制與處遇有重大的影響。或許提高師生關係的品質以及提高學生同儕之間的關係也許是一個成功預防以及治療校園暴力最重要的關鍵與政策。

標籤: